北仑“六位一体“推进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全球信息
孩子们的成长烦恼一直牵动着北仑政府的心,特别是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后,流动人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近年来,北仑区以创建国家级“儿童友好型城区”为抓手,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校园“智能安防”系统保障学生安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滴滴!”新碶中学705班学生家长林女士的手机,发出了消息提示音。“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已于2023年3月21日07:13:24进校!”林女士看着短信,安心地朝工作单位走去。
为深入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改革,提高校园安全工作管理水平,2020年开始,北仑区委区政府投入1000余万元,开展校园“智能安防”系统建设。该系统可精密智控出入校园人员,实现校园“大小门”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新碶中学相关负责人说,现在,同学们入校前将会按秩序排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刷脸后无停留入校。新系统识别速度比较快,孩子们免去了排长队刷卡进校的等待时间,入校也更加安全有序了。
此外,学生们在出校时,家长也会接收到孩子离校的信息,如果孩子没有在正常时间到家,家长可以及时联系学校,避免了过去因家校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安全隐患。
据悉,除对学生出入校实现精密智控外,校园智能安防系统还将发挥进出校园车辆自动识别、教师上下班考勤等多重功能。系统还与公安部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大数据库相连接,公安部门和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按照规定调看学校监控、查看访客身份信息及车辆进出校园信息。当被公安部门登记在册的“高危人员”出现在校园周边时,系统将自动向当地公安部门预警并采集影像。
值得一提的是,在硬件上,北仑区所有中小学和普惠性以上幼儿园也都在校门口增设了防冲撞设备设施,进一步保障了校园安全。
目前,校园“智能安防”系统已经在北仑区104所学校投入使用。
文化部门主动出击 加强场所监管
“你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在北仑城区嵩山路的一家网吧内,一位疑似未成年人的男青年正在上网。北仑区文化执法人员当即让其出示身份证件,以查明其是否是未成年人。
近年来,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动出击,加大对网吧、歌舞娱乐场所的检查频次,对于举报投诉的即报即查,发现涉及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立即予以立案查处,对于涉及其他部门的案件及时移交线索。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723人次,检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书店等文化经营场所5032家次,办结各类违法案件55件,其中涉及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案4起,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案10起。
与此同时,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互联网网上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娱乐场所和网吧的设立进行严格审批,严禁在《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学校、幼儿园周围设立娱乐场所和网吧。先有场所后有学校、幼儿园的,当娱乐场所和网吧转让重新审批的,不再审核批准。
北仑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还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要求,制订《北仑区开展打击歌舞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每月开展至少一次以上跨部门检查活动。联合公安等部门,重点检查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从业人员招用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禁入警示标志、规范建立从业人员名簿、营业日志,杜绝超时营业等行为。严格落实“扫黄打非”职责,每年春秋两季联合新闻出版局,开展中小学周边的印刷出版市场执法检查,重点涉及擅自从事中学小学教科书出版和涉黄非法出版物等方面。
今年3月31日,北仑未成年人受侵犯场景建成投用,成为全市首家建立的从发现、流转、处置的未成年人保护闭环管理先行区,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保护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构建网络、司法、政府合力保护新型数智精治体系。北仑还针对流动人口开展法治安全文明主题宣教活动,未成年人保护呈现党政重视、各方携手、齐抓共管、共护“童爱”的良好氛围。
今年2月,北仑区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全区未成年人违法案件专项严打行动。以“净仑”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靶向施策、精准打击,行业主管部门坚决履行“管行业也要管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职责,严格要求企业把住用人规范,组织力量对分管领域使用未成年人用工进行专项抽查。
组合拳接续出击,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通知》,让关爱保护儿童工作走实走细;开展实有人口大排查,从源头杜绝雇佣童工等违法行为;结合儿童友好区建设,推进数字化改革,重点监控潜在危害未成年人易发场所。
(北仑区传媒中心 范晓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