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环球时讯: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武汉新城将成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

来源:创业武汉 发布日期:2023-04-26 18:22:39 分享到:

受到广泛关注的武汉都市圈如何见势成效?武汉新城今年启动建设,又将如何全面发力?4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精神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介绍湖北推动三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打造“1小时通勤圈”,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将建直联快联通道

武汉都市圈是全国第七个正式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作为都市圈龙头,武汉勇当都市圈建设主力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携手兄弟城市同频共振、同题共答,正加快把规划蓝图变为施工图、实景图。


【资料图】

都市圈建设关键在一体化、基础在交通互联。长江日报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武汉将强化基础支撑,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一方面,全力畅通内部交通“微循环”,加快打通城市之间的断头路、瓶颈路,发展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打造“1小时通勤圈”。

另一方面,加快打通对外交通“主动脉”,以深化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契机,建设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直联快联通道,打造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推进沿江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等高铁项目,加快构建“超米字型”高铁网;提升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欧班列(武汉)运营能级,推动武汉都市圈更加高效便捷地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构建协同高效安全韧性的产业体系是武汉都市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据介绍,武汉将发挥科教、产业和市场优势,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联动协调发展。具体而言,武汉将从创新协同、产业协作、市场联动三个方面发力。

例如,武汉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的“溢出效应”,促进创新资源在圈内共享、科技成果在周边转化。同时,通过建立离岸科创园、飞地经济、联合招商等模式,推动光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向周边延伸产业链,形成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周边的产业体系。

发展水铁、水水、陆港联运,武汉将争创“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聚焦开放,武汉将发挥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武汉都市圈开放水平。通过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式”改革,发展水铁、水水、陆港联运,争创“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共建外贸新载体。

发布会上介绍,武汉将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发展海外仓、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做大做强国际供应链平台。

同时,武汉都市圈将与同属中部地区的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协同联动,联手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发布会上同时提到,武汉将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新双十”行动,持续做好共抓长江大保护文章。联动实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此外,武汉将深化“一圈通办”,发挥武汉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优势,通过共建行业联合体、数字化平台等形式,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人社服务同城化,深化教育医疗领域合作,拓展公积金异地使用范围,促进公共服务融合发展,让圈内居民享受到更多快捷便利的公共服务。

武汉新城启动建设,将高水平建设5家湖北实验室

今年2月,《武汉新城规划》正式发布。武汉新城将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根据该规划,到2035年,武汉新城常住人口规模达到200万—220万人,建设成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成为引领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支撑长江中游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极核。

“建设武汉新城,对武汉而言是重要发展机遇,是重大历史责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是武汉新城启动建设之年,武汉市围绕优化武汉新城规划体系、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核心区建设三个方面,确定了年度实施的十大行动和36项任务清单。

围绕武汉新城“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的目标定位,武汉正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武汉新城规划建设。

以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为例,武汉提出将发挥大学之城、青年之城、创新之城的优势,协同构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大力建设东湖科学城,高水平建设5家湖北实验室,布局建设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打造现代产业发展高地,武汉将推进建设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光谷前沿生物技术产业园、葛店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葛店大健康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努力打造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花湖机场年内将开通40条国内货运航线、4—6条国际货运航线

去年7月,花湖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据介绍,作为全国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花湖机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也是湖北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的关键工程。

发布会上介绍,当前,围绕将花湖机场打造成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的目标,多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航线网络方面,花湖机场已开通鄂州—列日(比利时)、鄂州—金奈(印度)、鄂州—德里(印度)3条国际全货机往返航线,开通鄂州—上海、鄂州—深圳2条国内货运航线,预计年内将开通40条国内货运航线、4—6条国际货运航线。

多式联运体系加快建设。目前,花湖机场空陆联运项目入选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名单。机场高速一期已建成通车,武阳高速鄂州段、武汉段主体工程基本贯通,鄂黄第二过江通道、武汉新城至花湖机场快速通道等项目正加快建设。

据介绍,花湖机场已引进全球最大的商用飞机维修企业,建设花湖机场航空维修与改装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超200架飞机提供维修改装服务。

发布会上介绍,依托花湖机场,临空产业正加速聚集,围绕航空服务、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光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全力抓招商、兴产业,打造临空经济发展新高地。此外,会展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公共配套设施预计也将在今年内建成投用。

文章来源:长江日报

关键词:

x 广告

青海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58万元 推进补助资金发放工作

10月4日,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鼓励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省社会保险服务局继续加大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落实力

河北印发出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21-2030年)

到2030年,全省形成以A类通用机场为主体、B类通用机场为补充,功能完善、覆盖广泛的通用机场体系,全省通用机场达到23个。其中,到2025年全

复原民国旧菜单 一批“消失的名菜”重现羊城

  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宴中国·消失的名菜”活动4日晚在广州博物馆镇海楼广场举行,一批业已失传或十分罕见的传统粤

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中新网西宁12月5日电 题:青海再度“双清零”:战“疫”催生定点救治医院反思与成长  作者 潘雨洁  全面停诊、四下无人;火线冲

世界海拔最高高铁客运站山丹马场站运营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杨艳敏)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2月5日10时29分随着嘉峪关南至西安北D2696次动车组列车

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中新网洛阳12月5日电 题:千年古都洛阳为何要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记者 肖开霖 李贵刚  千年古都洛阳日前公布《洛阳市建设青年

甘肃万余河长公示牌拥有“电子身份证” 局地启“千里眼”治水

  中新网兰州12月5日电 (记者 冯志军)记者5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动河长公示牌信息化建设,为全省河流换发“电子

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抗击新冠肺炎)满洲里市向呼伦贝尔市“手递手”异地转运3批次隔离人员  中新网呼伦贝尔12月5日电 (记者 张玮)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海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 58 55 97 3@qq.com